blog #0095
摔車了,
牽回車剛好一個星期,
早上在上公老坪前約45度短小陡坡的右方T字型路口,
因為連續兩台的汽車到了路口要過不過的,
一時沒脫好卡, 右腳順利脫卡, 卻順勢倒向未脫卡的左邊...orz
倒下前唯一一個念頭...要保護新車, 不要碰傷把手,
左手級背部先著地, 前輪翹的老高左後方倒地,
只有後輪快拆把手稍微磨到及座墊後方小磨損,
但是脫右腳倒左邊躺在十字路口還是很難看.....
...
PS:而且鋁製的campy新式快拆還真脆弱...
Wednesday, February 27, 2008
Sunday, February 24, 2008
穿上卡鞋騎車後左足弓更酸了
blog #0094
今天第一次穿卡鞋上卡踏出門,
平安回來了, 約騎15km, 約1小時,
穿上卡鞋騎車果然速度快多了,
以前穿運動鞋或健行登山鞋上平板踏,
至多只能踩至22km/hr,
已目前的肉腳腳力一上卡鞋隨便踩都可以超過25km/hr,
踩至大盤(50t)還可以到35km/hr, 但只能維持5分鐘.......orz
......
但不論穿健行鞋或是今天穿卡鞋上卡踏,
騎不到5分鐘, 左腳足弓就會出現強烈的酸酸感,
休息一下馬上解除酸感但一踩踏又馬上出現,
相對同時穿卡鞋的右腳足弓卻完全沒有不適的感覺,
調整過左腳卡鞋的鬆緊度卻沒有幫忙,
我自己的猜測是踩踏時左大腿並沒有往內側緊縮,
造成左大腿外開的姿勢踩踏,
也使得左足弓前側施力點用力過大而產生酸痛感,
那為什麼右足不會? 我想是以前騎車重心偏在車左側姿勢不良造成的.
今天第一次穿卡鞋上卡踏出門,
平安回來了, 約騎15km, 約1小時,
穿上卡鞋騎車果然速度快多了,
以前穿運動鞋或健行登山鞋上平板踏,
至多只能踩至22km/hr,
已目前的肉腳腳力一上卡鞋隨便踩都可以超過25km/hr,
踩至大盤(50t)還可以到35km/hr, 但只能維持5分鐘.......orz
......
但不論穿健行鞋或是今天穿卡鞋上卡踏,
騎不到5分鐘, 左腳足弓就會出現強烈的酸酸感,
休息一下馬上解除酸感但一踩踏又馬上出現,
相對同時穿卡鞋的右腳足弓卻完全沒有不適的感覺,
調整過左腳卡鞋的鬆緊度卻沒有幫忙,
我自己的猜測是踩踏時左大腿並沒有往內側緊縮,
造成左大腿外開的姿勢踩踏,
也使得左足弓前側施力點用力過大而產生酸痛感,
那為什麼右足不會? 我想是以前騎車重心偏在車左側姿勢不良造成的.
Saturday, February 23, 2008
Thursday, February 21, 2008
Bravo Aliante
Friday, February 15, 2008
心情像股票曲線圖--忽上忽下
blog #0091
今天終於到Shamal Ultra Titanium輪組,
心情一整個High,
但回到家仔細檢視......這麼貴輪組...
輪框上的Campagnolo Shamal Ultra字樣竟然只用貼紙不是烤漆......
(輪組上面還寫Worn out rim may cause accident, injury or death......orz)
今天終於到Shamal Ultra Titanium輪組,
心情一整個High,
但回到家仔細檢視......這麼貴輪組...
輪框上的Campagnolo Shamal Ultra字樣竟然只用貼紙不是烤漆......
(輪組上面還寫Worn out rim may cause accident, injury or death......orz)
Thursday, February 14, 2008
問題又來了
blog #0090
新問題又來啦,
車店技師是這樣說...CT盤專用的前變內側撥片比標準盤用的比較寬比較大, 也比較向下延伸,
但是我上面圖片的零件看起來和2007年的Chorus QS前變是一樣的, (就是內側撥片屬於細長型??)
買零件的地方說2007與2008年都是一樣使用QS(QuickShift)系統,
就是說標準盤和CT盤都用同一個前變就可以,
這下子我也搞混了, 也不太敢完工....
......
自問自答, (如果唸書時有這麼仔細就好了 ) :oops:
找了一下網路上的照片來比較,
2008年 Chorus Front Derailleur QS 通用於Standard/CT盤,
較以前改變之處有...
Clamp-on於座管處上面多了Campagnolo圖裝字樣,
藍色指標: 多一個凹痕由內側撥片(Inner plate)向外彎折突出,
紅色指標: 把原本適用2007CT組上面的三角形鏤空處縮小整合在內側撥片, (原本標準型是沒有這個鏤空處),
比原本2007CT組往地面加寬部分縮小, 但還是比2007標準組來得寬,
黃色指標: 仿照原本2007CT組向車頭方向加寬,
下圖為2008年Chorus通用型前變

下圖為2007年Chorus標準型前變(這為braze-on型, 僅固定方式有點不同, 其餘同clamp-on)

下圖為2007年ChorusCT型前變(Clamp-on型)

<圖片引用網路上購物TotalCycling的圖片>
新問題又來啦,
車店技師是這樣說...CT盤專用的前變內側撥片比標準盤用的比較寬比較大, 也比較向下延伸,
但是我上面圖片的零件看起來和2007年的Chorus QS前變是一樣的, (就是內側撥片屬於細長型??)
買零件的地方說2007與2008年都是一樣使用QS(QuickShift)系統,
就是說標準盤和CT盤都用同一個前變就可以,
這下子我也搞混了, 也不太敢完工....
......
自問自答, (如果唸書時有這麼仔細就好了 ) :oops:
找了一下網路上的照片來比較,
2008年 Chorus Front Derailleur QS 通用於Standard/CT盤,
較以前改變之處有...
Clamp-on於座管處上面多了Campagnolo圖裝字樣,
藍色指標: 多一個凹痕由內側撥片(Inner plate)向外彎折突出,
紅色指標: 把原本適用2007CT組上面的三角形鏤空處縮小整合在內側撥片, (原本標準型是沒有這個鏤空處),
比原本2007CT組往地面加寬部分縮小, 但還是比2007標準組來得寬,
黃色指標: 仿照原本2007CT組向車頭方向加寬,
下圖為2008年Chorus通用型前變
下圖為2007年Chorus標準型前變(這為braze-on型, 僅固定方式有點不同, 其餘同clamp-on)
下圖為2007年ChorusCT型前變(Clamp-on型)
<圖片引用網路上購物TotalCycling的圖片>
Tuesday, February 12, 2008
Chorus on Aliante
blog #0089
今天去車店, 零件都已經大致上車了,
但......我明明訂的是50/34CT盤,
怎麼前變來的是標準前變,
啊勒........orz
快從義大利給我補過來啊!"#$%Z&
......
......
第一次看到自己想騎的車組到一半放在組車台上, 心理還是有砰砰跳的感覺...
坐墊看到Fizik有一款Aliante, 剛好和車架同名,
老闆說鈦弓的我可以用,
碳纖弓的因為承受重量限制的關係就謝謝再連絡了
.......
買車架附帶的Cinelli鋁合金手把, 上把是略為扁平式, 龍頭前面有紅色Cinelli的C標誌, 頭碗是FSA.

...
Chorus短腿後變.

...
Chorus後煞車夾器, 開始覺得碳纖看起來也蠻好看的.
出現了哥倫布...

...
車架三角, 哥倫布小鳥又出現了...
今天去車店, 零件都已經大致上車了,
但......我明明訂的是50/34CT盤,
怎麼前變來的是標準前變,
啊勒........orz
快從義大利給我補過來啊!"#$%Z&
......
......
第一次看到自己想騎的車組到一半放在組車台上, 心理還是有砰砰跳的感覺...
坐墊看到Fizik有一款Aliante, 剛好和車架同名,
老闆說鈦弓的我可以用,
碳纖弓的因為承受重量限制的關係就謝謝再連絡了
.......
買車架附帶的Cinelli鋁合金手把, 上把是略為扁平式, 龍頭前面有紅色Cinelli的C標誌, 頭碗是FSA.
...
Chorus短腿後變.
...
Chorus後煞車夾器, 開始覺得碳纖看起來也蠻好看的.
出現了哥倫布...
...
車架三角, 哥倫布小鳥又出現了...
Monday, February 04, 2008
健保, 還是爭論不休啊...
blog #0088
前一陣子在FrostyPlace有人在討論[健保政策錯誤,人民受罪],
過了一陣子看到以前的留言, 想想還是有不少感觸,
把內容貼過來,
=======回文分隔線=======
發表於: 27 十二月 2007 07:56.
[quote]jiasai 寫到:.......
請問你有在台灣繳稅嗎?
如果沒有, 那你的醫療費用應該也算是別人幫你出的
難怪住國外的人都愛死健保了 反而是住國內的人唉哀叫......[/quote]
這算錯也算對,
台灣目前規定只要有繳健保費至少四個月以上(針對境外移入者)就可以開始享受健保給付醫療費用,
不管你是無收入(或是查不到收入)自己去衛生所/市公所加保就可以最少的錢加保.
[quote]livedurham 寫到:.....A有沒有繳稅, 那只是有關政府福利支出的總預算
至於醫院看健保賺不賺錢?看看近年來各家醫院爭相設立自費健檢、美容等部門就知道了,連台大都不能免俗,你說呢?......[/quote]
就算單純看健保在大醫院因為單項給付比同項目在診所給付高還是賺錢,
只不過因為"必須"收治重病病患或是住院天數長,
消耗及人事成本多, 開銷大, 看起來似乎不賺錢,
而自費項目全部全賺一毛都不必給健保局,
不賺是白痴, 當然設立自費項目了,
可是所有還靠政府預算支出的公立大醫院,
(有些省立醫院已經要自給自足營運不全部靠政府預算),
是沒有資格設立任何需自費門診(景福VIP門診?)的,
哪有那種拿納稅錢養的醫生(每一分美一秒上班時間都是納稅錢支付的),
只要我自費就立刻服務, 免錢就去排隊的道理!
......
現在大多醫院都有自費藥藥價與健保藥價差,
據藥師朋友說例如胃藥或是鈣片,
健保價一顆4元,自費要6元,醫院進價是2元...
[quote] pkjiang 寫到:......這,在每個行業都是這樣不是嗎?
常見醫德迷思:
1. 看診時間太短/不詳細/不看病患......
2. 不解釋病情跟治療的副作用......[/quote]
要看您及醫生是否能接受不同工不同酬?
您去皮膚科去耳鼻喉科去內科外科看診,
目前健保支付的醫師診療費都一樣,
光看診疾病內容不同,所需診療時間也不同,
不同工卻得同酬,付出勞心勞力者會甘願嗎?
而您提的這兩點就是在這種心情下長期累積出來的,
雖然那都是違反職業道德,更何況是醫療倫理,
反正生病的是病患, 一句"病情本來就可能變壞"就可以打發一切了.
ShotLiang 在 04 二月 2008 15:28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文分隔線=======
發表於: 27 十二月 2007 12:09.
[quote]jiasai 寫到:.....你說的只是健保的規定
但合理不合理,我想大家都很清楚.......[/quote]
我也覺得不合理啊,
例如說健保費收取以受新高低來訂標準, 勉強找理就算了,
那為何您的小孩要收取與您一樣的健保費,
一個家庭還可以選擇父或母誰的薪水低(健保費低),
讓小孩跟他/她一樣加保繳比較少的健保費,
您去買醫療保險時不是以加入時的年齡性別計算嗎?
因為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在醫療上的風險不同啊!
我有問過某區健保局長, 他的回答說健保是福利政策所以這麼作.... Evil or Very Mad
[quote]jiasai 寫到:......以前怎麼沒那麼多自費項目?
難道以前的醫院,醫生都是白癡?而你說的藥價差, 本來就存在......[/quote]
因為以前健保局為了"健保能照顧所有民眾"這種政策性的口號,
不准醫療院所開立太多自費項目,
以前如果健保可以給付或是模擬良可的灰色給付地帶,
都不準醫師開成自費, 如果開了還對醫生醫院開罰,
可是在申報審查時卻是刪除叫醫生寫一堆申覆報告,
(當然為了賺業績亂開藥亂開檢查的醫生醫院還是一堆啦, 這也該罰),
現在健保沒錢了, 健保局公開說很多藥不給付了,
例如給付多年的胃藥制酸劑最近一兩年不給付了,
還打廣告說民眾吃胃藥胃乳片的習慣不好, 要改所以不給付了,
那過去十幾年這些胃藥是給付好玩的啊...
健保局從來不認真仔細說明或揭露各種資訊給民眾知道,
我想目的可能是讓民眾與醫師醫院對立,
民眾才沒力氣去質疑健保局的各種政策對不對,
就像上健保局網站能查到藥物資訊,
可是什麼情況下給付, 什麼情況下不給付完全不揭露,
這對醫師醫院審查時的藥物使用規則可是一清二楚,
用內部電腦篩選的...
就像現在家屬不能代為拿藥, 本人不到門診醫師不能開藥,
否則醫師醫院會被"沒親自看診"這條處以醫師法,
卻只對民眾說可以要求開慢性處方籤,
但你知道慢性處方籤拿了三張藥單, 健保局卻只給醫師兩次醫療費?
(既然規定處方藥只能由有專業證照的醫師開立, 卻凹了費用),
何種病可以開立處方籤, 完全由醫師決定沒有任何準則喔!
也是容易造成民眾與醫師對立啦,
不過醫師收入相對還算高, 挨了悶虧也不敢大聲嚷嚷 :)
=======回文分隔線=======
發表發表於: 28 十二月 2007 00:47
[quote]jaymyang 寫到:......
我覺得問題在於健保給付的畸形制度;這有時候很難說清楚。
比方說,復發的疝氣跟兒童疝氣皆屬定額給付,問題是前者難搞問題多,
後者簡單只要三十分不到就可以解決。要不是為了興趣,.......[/quote]
[quote]chester 寫到:......台灣是市場經濟,基本上是個資本主義的社會。
但在這樣的制度中,突然冒出一個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健保......[/quote]
我想這兩位也講到重點了,
健保的定位被外行政策搞混了,
如果傾向資本化, 怎麼還有可能是定額給付, 應該交給市場決定啊?
更何況現在的總額預算, 健保局從來沒打算認真仔細向民眾說明,
為何你去看診時請醫生/醫院花同樣的心力診療,
而醫院/醫生每季領到的點值卻不一樣? :P
=======回文分隔線=======
前一陣子在FrostyPlace有人在討論[健保政策錯誤,人民受罪],
過了一陣子看到以前的留言, 想想還是有不少感觸,
把內容貼過來,
=======回文分隔線=======
發表於: 27 十二月 2007 07:56.
[quote]jiasai 寫到:.......
請問你有在台灣繳稅嗎?
如果沒有, 那你的醫療費用應該也算是別人幫你出的
難怪住國外的人都愛死健保了 反而是住國內的人唉哀叫......[/quote]
這算錯也算對,
台灣目前規定只要有繳健保費至少四個月以上(針對境外移入者)就可以開始享受健保給付醫療費用,
不管你是無收入(或是查不到收入)自己去衛生所/市公所加保就可以最少的錢加保.
[quote]livedurham 寫到:.....A有沒有繳稅, 那只是有關政府福利支出的總預算
至於醫院看健保賺不賺錢?看看近年來各家醫院爭相設立自費健檢、美容等部門就知道了,連台大都不能免俗,你說呢?......[/quote]
就算單純看健保在大醫院因為單項給付比同項目在診所給付高還是賺錢,
只不過因為"必須"收治重病病患或是住院天數長,
消耗及人事成本多, 開銷大, 看起來似乎不賺錢,
而自費項目全部全賺一毛都不必給健保局,
不賺是白痴, 當然設立自費項目了,
可是所有還靠政府預算支出的公立大醫院,
(有些省立醫院已經要自給自足營運不全部靠政府預算),
是沒有資格設立任何需自費門診(景福VIP門診?)的,
哪有那種拿納稅錢養的醫生(每一分美一秒上班時間都是納稅錢支付的),
只要我自費就立刻服務, 免錢就去排隊的道理!
......
現在大多醫院都有自費藥藥價與健保藥價差,
據藥師朋友說例如胃藥或是鈣片,
健保價一顆4元,自費要6元,醫院進價是2元...
[quote] pkjiang 寫到:......這,在每個行業都是這樣不是嗎?
常見醫德迷思:
1. 看診時間太短/不詳細/不看病患......
2. 不解釋病情跟治療的副作用......[/quote]
要看您及醫生是否能接受不同工不同酬?
您去皮膚科去耳鼻喉科去內科外科看診,
目前健保支付的醫師診療費都一樣,
光看診疾病內容不同,所需診療時間也不同,
不同工卻得同酬,付出勞心勞力者會甘願嗎?
而您提的這兩點就是在這種心情下長期累積出來的,
雖然那都是違反職業道德,更何況是醫療倫理,
反正生病的是病患, 一句"病情本來就可能變壞"就可以打發一切了.
ShotLiang 在 04 二月 2008 15:28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文分隔線=======
發表於: 27 十二月 2007 12:09.
[quote]jiasai 寫到:.....你說的只是健保的規定
但合理不合理,我想大家都很清楚.......[/quote]
我也覺得不合理啊,
例如說健保費收取以受新高低來訂標準, 勉強找理就算了,
那為何您的小孩要收取與您一樣的健保費,
一個家庭還可以選擇父或母誰的薪水低(健保費低),
讓小孩跟他/她一樣加保繳比較少的健保費,
您去買醫療保險時不是以加入時的年齡性別計算嗎?
因為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在醫療上的風險不同啊!
我有問過某區健保局長, 他的回答說健保是福利政策所以這麼作.... Evil or Very Mad
[quote]jiasai 寫到:......以前怎麼沒那麼多自費項目?
難道以前的醫院,醫生都是白癡?而你說的藥價差, 本來就存在......[/quote]
因為以前健保局為了"健保能照顧所有民眾"這種政策性的口號,
不准醫療院所開立太多自費項目,
以前如果健保可以給付或是模擬良可的灰色給付地帶,
都不準醫師開成自費, 如果開了還對醫生醫院開罰,
可是在申報審查時卻是刪除叫醫生寫一堆申覆報告,
(當然為了賺業績亂開藥亂開檢查的醫生醫院還是一堆啦, 這也該罰),
現在健保沒錢了, 健保局公開說很多藥不給付了,
例如給付多年的胃藥制酸劑最近一兩年不給付了,
還打廣告說民眾吃胃藥胃乳片的習慣不好, 要改所以不給付了,
那過去十幾年這些胃藥是給付好玩的啊...
健保局從來不認真仔細說明或揭露各種資訊給民眾知道,
我想目的可能是讓民眾與醫師醫院對立,
民眾才沒力氣去質疑健保局的各種政策對不對,
就像上健保局網站能查到藥物資訊,
可是什麼情況下給付, 什麼情況下不給付完全不揭露,
這對醫師醫院審查時的藥物使用規則可是一清二楚,
用內部電腦篩選的...
就像現在家屬不能代為拿藥, 本人不到門診醫師不能開藥,
否則醫師醫院會被"沒親自看診"這條處以醫師法,
卻只對民眾說可以要求開慢性處方籤,
但你知道慢性處方籤拿了三張藥單, 健保局卻只給醫師兩次醫療費?
(既然規定處方藥只能由有專業證照的醫師開立, 卻凹了費用),
何種病可以開立處方籤, 完全由醫師決定沒有任何準則喔!
也是容易造成民眾與醫師對立啦,
不過醫師收入相對還算高, 挨了悶虧也不敢大聲嚷嚷 :)
=======回文分隔線=======
發表發表於: 28 十二月 2007 00:47
[quote]jaymyang 寫到:......
我覺得問題在於健保給付的畸形制度;這有時候很難說清楚。
比方說,復發的疝氣跟兒童疝氣皆屬定額給付,問題是前者難搞問題多,
後者簡單只要三十分不到就可以解決。要不是為了興趣,.......[/quote]
[quote]chester 寫到:......台灣是市場經濟,基本上是個資本主義的社會。
但在這樣的制度中,突然冒出一個社會主義色彩濃厚的健保......[/quote]
我想這兩位也講到重點了,
健保的定位被外行政策搞混了,
如果傾向資本化, 怎麼還有可能是定額給付, 應該交給市場決定啊?
更何況現在的總額預算, 健保局從來沒打算認真仔細向民眾說明,
為何你去看診時請醫生/醫院花同樣的心力診療,
而醫院/醫生每季領到的點值卻不一樣? :P
=======回文分隔線=======
Subscribe to:
Posts (Atom)